欢迎访问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职要闻

学院首页 > 山职要闻 > 正文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目的、过程、意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2-09-20阅读数:

数控实训基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设的?

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彰显职教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件)要求,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基地是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响应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号召应运而生的。2002年开始筹建,2005年入住榆次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为什么要把数控实训基地建设选择在榆次工业园区?

榆次工业园区紧邻榆次纺织机械厂和榆次液压机械厂,入住园区的100余家企业中多数是以机械数控加工为主,这不仅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且为学院“前校后厂、校企合一”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通过与企业“利益捆绑式”的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效果良好。

实训基地入驻工业园区后具体情况如何?

学院为了解决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缺乏平台、实训设备投入大、更新快等专业建设关键问题;企业为了解决影响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困难;双方一拍即合,学院联姻榆次航天液压制造有限公司,把基地建在了有着良好机械加工环境的榆次工业园区,成为“厂中校”,双方采用协议合作形式,构建了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共同注入人力资源,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在利益共同体中,学院和企业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落实学生实习与就业,实现教、学、研、产一体,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三位一体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多年的持续建设,使现有的数控实训基地占地达135亩,拥有标准化数控车间1个(共有28台数控设备,其中生产性数控设备20台,教学型数控设备8台)、数控维修实验室2个、金工车间1个(拥有设备40台套)和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模拟实训室1个;建有可容纳3000余人的学生宿舍楼三栋、办公楼和教学大楼两栋以及配套的教室、机房、多媒体教室和学生食堂等;有专门进行数控产品加工的各种设计、开发软件及局域网。基地不仅可以承担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的理论教学;数控设备的操作、装调、维修等实训教学和数控工艺员的培训等;而且还可以承接一定的外加工业务。同时,还具备主要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的条件和能力,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几年来累计为企业培训数控技术应用人才1000多人次,连续两年承担山西省中职骨干教师数控专业的培训工作,对3000多人开展数控车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等方面的技能鉴定。多次参与山西省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数控考证的组织、考评工作。

校企合作共建数控实训基地的成果有哪些?

一、校企合作助推双方共赢发展

学院根据企业的要求提供“订单式”数控人才培训,培训后的学员实践操作技能增强,能立即上岗胜任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学院所选派的教师通过参与企业技术课题的开发与研究等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保障并创造经济效益。数控专业教师与晋中航天液压制造公司合作研发的叶片泵等应用型产品,现已远销印度、伊朗等十多个国家,为该公司创造年利润100多万元,为学院创造年利润20余万元。该公司人员中我院毕业生占一定比例,许多毕业生在公司已崭露头角,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二、 校企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以晋中航天液压制造有限公司等为真实生产环境,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本土培养”三结合的措施,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近三年,数控专业培养了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3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教师5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80%;同时园区内许多企业的技术骨干被学院机械工程系聘为兼职教师,参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近三年来,承担了机械工程系4000多人次现场教学任务。

三、 校企合作产生一批教学成果

依据企业的生产发展方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实施订单培养;依据企业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生产流程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依据企业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共同编写教材。校企双方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建设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在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007年基地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数控实训基地;

《数控加工仿真与实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自编《数控加工仿真与实训》、《公差与极限配合》、《机械制图》等专业相关教材,完成《液压与气动技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等20多部专业教材的编写,编写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数控编程》项目化教材。

四、 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数控实训基地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共同开发基于过程的课程体系与教材,积极推行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督机制和人才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建设与一体化课程相配套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库等,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把课堂搬进车间,学生在师傅、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在真实企业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实现从“学校人”、到“准企业人”的过渡,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截至2012年7月底,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3%。

近三年来,数控专业师生在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同时还以“校企合作育人成果展”为主题参加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成果展示会”。师生在技能大赛中优异成绩的取得,彰显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展示了人才培养工程及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果。

校企的共融,专业的共建,人才的共育,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受益。

目前,学院校企合作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相信有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这一良好平台,这一工作一定能够向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推进。

编辑: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