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我院领导确立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切实发挥基础学科在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服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2013年9月下旬,在我院基础部主任杨俊萍的带领下,语、数、外三个教研室的负责人前往广东省,分别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这四所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及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此次考察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行程紧凑,获益良多。
珠江三角洲历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的高速发展、意识理念的超前都促使高职院校在这里得以蓬勃发展,基础学科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三育人”理念中,文化育人旨在解决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并以创建“西丽湖”诗社来打造深职院的文化品牌形象;复合育人通过主干专业来精心设计的拓展专业,不仅广受学生喜爱,更成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像英语已经摈弃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完全基于工作过程,与市场紧密衔接;协同育人引导教职员工积极打破内部隔阂,同时加强与校外的紧密联系。“三育人”正是深职院注重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
将基础人文学科的地位提升至通识教育,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为推行,且硕果累累。2013年实现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如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能理解、学会数学,学院对传统的数学进行大幅度改革,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数学文化欣赏课和数学思想欣赏课,不仅提高了教师在数学应用、数学数字、数学效率上意识,更彰显了数学的文化性。
中山火炬从公共课到专业课都在实施分层次教学,而学院提出 的“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免考制度,极大地带动了学生们参与各项大赛的积极性,使学风、考风更浓。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泛推行网络教学,师生们随时随地可在网上进行沟通、互动,并形成有效地教学监督、教学评价体系。几所学校办学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基础学科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所受重视程度,也把人文素质教育推向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一、理念先进,基础学科地位高。基础学科是提升高职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手段。文化育人是根本。
1、据考查学校调研显示,企业注重的不是学生的学历,而是品德与能力,一种展现人格风貌的优秀品质和一种扎实肯干的综合素质能力,如沟通能力、敬业精神、书写能力、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能力,人文课程首当其冲。
2、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能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和地方发展的需要。良性循环的育人机制使学生们在就业时占据明显优势。
二、机制体制先进,工作效率高。四所院校的机构职能明确、人员队伍精简,教职工工资高、待遇好,教师们工作量饱满、学校从来不养闲人。
三、严格制度、公私分明。据调查,在教学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方面几所院校都非常严格,公私分明、一视同仁、择优上岗、奖惩合理(有些院校并不支持兼职教师代课)。所以,老师们也能自觉遵守,克服困难,服从安排。
四、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好,无论校园建设、办公环境还是教学条件都令考察的老师们吃惊、震撼。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学院的发展无疑至关重要。
五、招聘人才门槛高。据调查,这几年院校近几年在招聘用人上高标准、严要求。除博士学历外,只有经系部教学负责人、骨干教师对其业务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考核通过才行,唯才是举真正为院校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