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下午,我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在坞城校区组织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会议由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副院长苏小林主持,常务副主任胡志立、副主任郑静、冯晓霞以及在校的督导委员等16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冯晓霞副主任对上学期督导委员会在全院重点开展的课堂教学督导工作进行了通报:
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督导委员会针对四校区十四系部、所有专兼职及外聘任课教师进行了随机听课检查指导。督导委员会总计听课371次(学时),涉及授课教师193人,占全部任课教师的36.8%;其中,专任授课教师123人,占全部授课教师的63.7%;校内兼职授课教师41人,占全部授课教师的21.2%;外聘的授课教师29人,占全部授课教师的15%。
二、通过对督导委员听课记录笔记进行梳理,共收集到有效信息点1073个,包括对授课教师的认可度信息点773个,改进建议信息点300个。对信息点依据我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两级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数据得出我院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认可度比较高,而在“教学效果”方面认可度相对较低,改进建议则重点集中在“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同时,对各位委员《学期教学督导工作总结》进行了归纳整理,汇总出了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教学意见建议共68条。
随后,参会的各位委员分别作了发言。委员们一方面针对前期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找出了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另一方面对下一步督导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也做了分析探讨。
一是端正教学态度的问题。教学态度看似无形,其表现却是有形的、具体的,表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建议教学管理部门和各系部通过认真梳理,对有形的具体问题开展规范化管理,从而将端正教学态度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学能力提升问题。青年教师和新教师是我院教学及改革的生力军,他们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实践技能的能力强,因此一方面要让他们尽快了解学院的发展历史,了解学院未来的发展目标,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是要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建议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以老带新以及认真执行《听课制度》等渠道,让我们的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三是课程建设问题。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课程改革。经历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我院在教学改革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通过督导听课,委员们还是发现有部分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大,甚至几乎看不到改革的痕迹,建议通过教研活动,组织课程小组,开展集体备课,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苏院长强调,教学督导工作就是要不断地发现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上学期教学督导委员听课检查督导,发现了我院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
苏院长要求,下一步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要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具体工作。
1.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督导体制机制建设,重点是强化系部的督导;启动学院、管委会(机械工程学院)、系部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四级督导联动机制,有效开展督导工作。
2.完善督导工作制度,开展督导工作标准化建设;从督导内容到督导环节都要有依据、有标准。
3.加强督导业务能力建设,组织各级督导人员开展培训、交流、学习等活动。
4.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委员的担当意识,对在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当面指出、及时反馈、督促解决。
5.延伸教学督导的内容和范围,要探索开展对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督导检查,将督导的目标和过程有效结合起来。
6.理顺教学督导的反馈机制,建立各级督导与教师、系部、管委会(机械工程学院)及相关部门的快速反馈通道。
7.2018年要突出重点督导和常规督导,对申报讲师的教师进行重点督导,重点是“督”,对青年教师进行常规督导,重点是“导”。
8.探索从技术层面上创新督导方式,建立互联网+督导的新模式。
9.开展调研工作,对督导怎么督、如何导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10.2018年制订完成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手册。
会议决定,要将上学期教学督导工作的结果通报至各系部,让全体教师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目标任务,严肃认真地对待督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