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学院“十大发展任务”扎实推进,3月13日至19日,雷承锋院长深入各校区,就“产教融合”、“规范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机械工程学院、各校区管工委主要负责人,各系部主任、书记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
在调研中,雷院长深入基层系部实训室,倾听一线心声,现场答疑解惑,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与会人员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就“产教融合”、“规范管理”的推进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对学院工作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热烈发言,雷院长认真记录并做出了详细解答。
雷院长指出:产教融合和规范管理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教育,属于类型教育,要想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把产教融合放到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学院在“五项基本任务”和“十大发展任务”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深化务实的产教融合”的要求。“规范管理”既是“五项基本任务”中的一个内容,也是“十大发展任务”中的一个目标,“十大发展任务”中提到的“要形成科学完善的治院理教 ‘思路与制度’体系,形成山西职院内涵建设的新模式”,就是要将规范管理作为基础性、根本性的建设,实现特色管理。
在“产教融合”专题调研中,雷院长强调,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院层面首先要实现两个标志性目标:一是在“山西省材料与信息职教集团”的基础上,建成涵盖材料、信息、物流和智能制造四个行业类别的职教集团,更名为“现代职教集团”,打造成全国300强的示范性特色职教集团;二是以新校区人民南路以东将近300亩土地为核心,建成一个集生产性、实训性、示范性于一体的全国300强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系部的产教融合是学院产教融合的基础,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责任在各个系部,各系部要将产教融合放到更高的位置。首先必须尽快提升自身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其次必须“走出去”,每个专业至少要有一个优质企业作为坚强后盾,并且要优中选优;第三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型升级上要积极向高水平迈进,甚至向多元化办学、混合所有制迈进。
在调研中雷院长了解到各系部在产教融合方面遇到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师资问题、资金问题、场地问题、学校企业一头热一头冷等一系列问题和瓶颈。他指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永远绕不开也回避不了的事情,遇到困难问题必须认真面对、勇于克服。这就要求我们在具备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同时,还有要战略谋划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我们合作、融合的企业必须是优质的、高水平的,面对“企业一头冷”的问题可以尝试先同企业找到一个契合点,再进一步加深合作;我们的产教融合必须转型升级,必须向高水平迈进。
在“规范管理”专题调研中,雷院长指出,“思路与制度”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与时俱进的、接地气的、同各单位各部门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科学的,只有与时俱进才是一流的。规范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系部的第一责任人是主任和书记,处室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人。各系部、各处室要站在学院发展的高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谋划好本部门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统筹协调能力、战略谋划能力和狠抓落实能力,逐步完善“思路与制度”体系,每年要有一本成果汇编,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他强调,要以“五项工作内容”为学院规范管理内涵建设的基本任务,以“五条工作主线”为学院规范管理内涵建设的主要抓手,先行先试、边整边建边改,要破除学院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运行机制弊端,突破学院传统的固化的各种藩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吸收国内外高等教育治校理教的一切有益成果,更加科学完善学院各层面规范管理内涵建设的“思路与制度”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其向纵深发展并一以贯之、精益求精地一张蓝图绘到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高效有力的具有山西职院特色的内部治理新模式和先进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按流程做事、用制度管人,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工作氛围。
雷院长表示,本学期将对“十大发展任务”进行五次调研,在此基础上反复征求意见,召开五次专题会议,每次研究两项任务,每项任务都要明确一系列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及配套措施、解决一系列难题、形成一系列思路和办法,并且落实到人。
雷院长充分肯定了各位同志对“产教融合”、“规范管理”的高度重视、积极思考和扎实推进,希望大家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在2019“规范管理内涵建设”实践检验年和“快速跨越科学发展”狠抓落实年中,将“思路与制度”体系再实践、再认识、再完善,并以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向纵深推进;将“十大发展任务”一项一项地狠抓落实,确保每项任务都有标志性成果。会上,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战略谋划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狠抓落实能力,深化产教融合的转型升级,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完善“思路与制度”体系,为实现“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